9月4日的右江区阳圩镇,2025年百色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暨“移风易俗树新风”宣传活动在这里火热开展,市科技局的技术服务教学点刚布置好,就被村民们围了个水泄不通。实用技术教学、科技法律科普、文献平台推广……一系列科技服务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尝到了“科技甜头”。
【VR专家云端传农技】
科技知识普及展区人头攒动,最热闹的当属那排“看得见摸不着”的VR设备。“这里面真有桑蚕专家?”“能教我芒果疏果不?”村民们七嘴八舌的提问声中,果农李大叔率先戴上眼镜,瞬间发出惊叹:“像真站在果园里一样,连叶子上的虫眼都看得清!”
图为右江区阳圩镇村民在现场先后体验VR眼镜
这套由市科技信息研究所研制的“VR科技教学系统”构建农业、工业实景数据库,采用无人机360°全景技术拍摄,涵盖了芒果、西红柿、香葱等特色经济作物教学课程以及铝产业加工制造教学视频。指尖轻触操作手柄,技术专家就像站在面前手把手教学,比纸质手册的文字说明更直观、更生动。此前,在靖西市安德镇三南村的示范点,3场培训让120多户农户尝到了科技种植的甜头,在多个层面上实现了“把先进技术引进来,把农户的视野带出去”的效果。
图为靖西市安德镇三南村VR教学示范点
新技术既扎根田埂,也温暖着诊室。科技创新手段不仅在乡村舞台大放异彩,更在医疗领域开辟新路径,成为提升群众获得感的“幸福密码”。
【AI护航 精准干预守护童心】
“以前带娃看病每周都要跑一趟医院,现在在家就能做康复训练!”看着屏幕里在虚拟乐园中“闯关”的儿子,患儿母亲王女士眼里的愁云渐渐散去。针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诊疗周期长、孩子不配合等难题,百色市科技信息研究所与市人民医院联手,用VR、AI与大数据技术打造了“定制化康复乐园”。
图为患儿在市人民医院接受VR医疗系统治疗
这套沉浸式康复系统把集体训练变成个性化趣味游戏。患儿可以在各自佩戴的眼镜里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训练,每一个“闯关任务”背后,是AI算法对每个孩子的精准适配。数据显示,系统个性化适配率达90%,接受治疗的患儿感统能力平均提升48.4%,不少家长反馈“孩子睡觉踏实了,笑容也多了”。
从纸页间的技术手册到VR里的实景教学,从排队挂号到“AI医生”助诊,新技术、新装备、新体验正不断延伸向基层的每个角落。近年来,百色坚持科技扎根基层,让新技术、新装备既撑得起现代产业也能潜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成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得实惠”的好帮手。据统计,“十四五”以来,百色科技部门结合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载体,面向全市12个县(市、区)乡镇群众推广先进技术、提供科技咨询服务惠及群众4万余人(次),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普及活动惠及于民。
图为2025 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工作者日百色活动现场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持续加大科技惠民便民服务,让更多科技红利走进千家万户,绘就科技与民生同频共振的美好画卷。
□陆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