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科技赋能 “智”耕沃野

来源:右江日报|0 文号: 时间:2024-05-22 09:26:46 点击: 次

科技赋能 “智”耕沃野

——国家科技特派团赋能百色乡村振兴工作观察

□本报记者 卢 茜 通讯员 百组轩


  科技特派团蚕桑产业组专家文柳璎(左二)在凌云县缫丝加工厂指导生丝加工。  (凌云县委组织部供图)

  百色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如何让科技资源与农村经济有机结合,走出一条符合百色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正领着百色探索答案。

  自2022年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百色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把抓好“组团式”帮扶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有关要求,坚持一盘棋统筹、一体化聚力、一揽子服务,切实以科技赋能助力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县一团”产业发展有底气

  眼下正值春蚕养殖时期,桑树枝繁叶茂,春蚕茁壮生长。

  国家科技特派团那坡团团长、百色市蚕业技术指导站高级农艺师文柳璎常穿梭在桑园、蚕房中,把脉问诊小蚕病情,讲解桑园高产技术,让村民受益匪浅。

  聊起文柳璎,养蚕大户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有了专家的指导,我们对管好桑园、养好小蚕更有信心了!”

  “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技术瓶颈集中攻关等方面集中发力,同时围绕良种繁育、高效栽培、病虫害防治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全方位科技服务。”文柳璎作为那坡、隆林两个县科技特派团团长,经过调研帮扶县的农业产业实际需求,明确帮扶重点和统筹帮扶需求后,她与桑蚕、中草药、肉牛、生猪、肉鸡等方面的产业组专家,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进村、入企、到基地开展服务,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田野画卷上动人的一景。

  百色有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除了文柳璎等百色市级专家外,选派到百色的科技特派团专家还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全国知名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顾问共81名,分7个团到基层开展科技帮扶。

  为推进落实帮扶工作,百色市坚持高位推进,市委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定期调度,组织部门牵头统筹,农业农村、科技等部门具体推进,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团组协作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市县农业农村等部门与科技特派团联合开展调研,结合需求完善“一县一方案”,细化帮扶芒果、柑橘等16类种养产业任务清单,覆盖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和86个乡镇,推动科技帮扶走深走实。

  同时,统筹整合市、县、乡三级259名农技人员,组成服务团队,积极搭建畅通的交流平台,及时解决科技特派团反馈的问题,实现线上线下信息共享。特派团自进驻以来,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产业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服务,覆盖全市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驻点服务乡镇累计达225个次,辐射带动科技服务行政村541个次,下乡开展技术服务1078人次,对接经营主体224个,解决技术问题173个。

  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新动能

  科技是科学知识的力量,也是技术赋能的翅膀。在百色,持续活跃在一线的科技特派员,“把脉开方”助力“追赶进位”,他们不仅把技术“种”在泥土里,还通过“技术赋能”,极大促进了百色特色产业的蝶变、新生——

  在科技特派团的指导下,德保县超越农业有限公司柑橘产业示范园引进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全自动化的管护模式,2048亩果园在3至5天可完成一轮水肥施用,水肥利用率达到90%。柑橘产业示范园产量亩均提增1500公斤,水果商品率提升30%,收入翻番,亩均增收8000元。此外,团队大力推广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等技术,病株率控制在3%以下,有效提升德保柑橘品质。

  白毫茶是凌云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凌云县科技特派团茶叶产业组通过实施“广西凌云县优势特色白毫茶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重点专项,培育壮大了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建立茶叶核心示范基地1个,辐射带动脱贫户1000户,2022年至2023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甘蔗是群众增收“蜜”方。为推动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田林县科技特派团采用“科研院所+企业+种蔗能人+科技特派团”新模式,在利周瑶族乡亮福村、乐里镇启文村建立了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苗繁育基地及甘蔗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甘蔗产量可达到每亩6至7吨,有效地促进了田林优势特色甘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那坡县科技特派团中草药组建立“校—院—第一书记—团队”的帮扶机制,通过种苗支持、技术帮扶、农资捐赠、产品销售、品牌打造与文化建设等形式,使那坡大石山区花椒产业从无到有,形成现在3万亩种植规模,亩产鲜花椒500公斤以上,亩产值5000元以上,极大推动了大石山区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

  两年来,7个科技特派团针对百色产业发展需求进行集中攻关,加速转化推广优质作物和畜禽良种快速扩繁、配套种养技术及蚕病虫害防控等一批关键技术。其中,探索、示范推广的大豆、玉米“粮桑套种”模式,有效破解产业发展与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矛盾。目前,全市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175个(项),开展技术攻关26项,完成技术攻关25项,转化“石漠化地区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等农业新技术20多项,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依托帮扶地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各帮扶团采取技术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创建示范基地,探索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建设104个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防控、“粮桑套种”、厚皮甜瓜高品质栽培等技术50多项,辐射带动农户发展种植52.43万亩,养殖家畜近38万头、家禽71.2万羽,示范引领效果明显。

  倾力帮扶注入人才新活力

  “要特别注意做好蚕病的防控,发现病蚕的时候,要及时隔离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传染。还要控制好环境温湿度,及时清扫和消毒,这样才能保证蚕的健康成长。”近日,在靖西市武平镇六合村,靖西市科技特派员覃文辉正在向养蚕大户黄义整讲授养蚕要领。

  每到农忙时,覃文辉都会和镇上负责农业技术指导的工作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及时对桑蚕种养,百香果、柑橘种植进行“把脉问诊”。

  科技兴农,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本土人才。2022年以来,百色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专家带教、示范作用,精选508名市、县、乡有培养潜力的农技人员,与科技特派团专家结成帮扶对子,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带。聚焦发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配合科技特派团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讲解、示范服务、带动参与等方式,对当地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等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帮带培育一批具有专业技能、产业经验的本土农业科技人才,促进本土农业产业创新支撑和科技人员能力素质双提升,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截至目前,共组织线上线下培训指导158期,培训各类人员达1.12万人次,培养了一批永不走的技术骨干人才。

  如今,芒果、猕猴桃、山茶油、桑蚕、大宗蔬菜等一个个特色产业在百色大地上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唤醒的强劲动能,激荡起万千乡村的精彩蝶变,希望的田野上一派生机。站在新起点、对接新需求、打开新局面,广大科技特派员将继续秉持着初心,奔忙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 分享:
  • 主办:百色市科学技术局    地址:百色市右江区新兴路21号
  • 建议使用 1024*768  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站    桂ICP备18002163号
  •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