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百色市立足资源禀赋,创新驱动发展,采取五项举措激活要素活力,释放发展潜力,推动实现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破浪前行、行稳致远。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突破7.7亿元,全市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达到124项,市本级科技计划自筹经费项目(课题)下达288项,总投资8098.41万元。
观全局,整体谋划发展。深入实施“科教振兴暨民生保障提升行动”,突出目标导向,坚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努力实现科技、教育、人才各要素良性循环。制定出台《百色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机制,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通制约发展堵点,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强主体,培育科创企业。坚持靠前服务、精准服务,点对点掌握工作动态,面对面摸清创建意向,逐步筛选、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形成培育梯队。2023年,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8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1家,广西“瞪羚企业”认定3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和培育单位21家。
拓平台,打造攻关重地。深入推进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优化国家、自治区及市级科技平台布局,通过以升促建、引进培育、扶持升级等,推进创新创造空间提级增效。百色高新区连续两年在自治区级高新区创新发展中评价排名第一;广西高纯铝及电解铝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获批成为我市首家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023年,我市新增重点实验室认定1家,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2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新建市级重点实验室10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4家。
汇力量,建设人才高地。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汇聚新质生产力人才动能,激活各类科技人才队伍活力,有效服务乡村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制定《百色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跟踪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科创飞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等。2023年,认定市级“星创天地”12家,累计完成高层次人才认定3047名;累计组织选派乡村科技特派员338人,全覆盖精准对接服务全市1205个村。
盯关键,紧抓技术攻关。聚焦“四大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路径,以产业链“加速度”促创新链发展。2023年,运用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232万元,支持赤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长寿命碳阳极、现代茶业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再生铝、露天矿山工程机械领域2个项目获得“广西科技尖峰行动”立项,获得支持资金达1350万元;生态铝、新能源产业4个项目获“广西创新驱动发展——铝冶炼综合节能及高端铝合金制备”重大专项立项,获得支持资金1655万元。 □陆羿沙